赤甲楼与伟明启宇两兄同赋

赤甲楼上风如旋,赤甲楼下水如烟。
白帝孤城云相接,夔门赫然在眼前。
我来正是立冬日,枫叶欲红霜满天。
脚踏滟滪万顷浪,身临瞿塘千丈渊。
雄奇山水手可触,赤甲白盐共比肩。
此地由来称诗国,茫茫千古走圣贤。
少陵草堂瀼溪上,太白轻舟彩云间。
愁听巴东三峡里,猿鸣三声泪涟涟。
移向赤甲楼中去,四壁琳琅尽彩笺。
再三诵之兴未已,仿佛天籁动乾坤。
归来犹作赤甲想,走笔聊赋赤甲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赤甲楼与友人同游时的壮丽景色和澎湃诗情,语言豪迈,画面感极强。

开篇用"风如旋""水如烟"的比喻,生动写出了赤甲楼高耸入云、脚下江水奔流的动态景象。接着用"白帝孤城""夔门赫然"勾勒出三峡地区标志性的地理特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雄奇险峻的山水之间。

中间部分通过"枫叶欲红""霜满天"点明时令,用"脚踏万顷浪""身临千丈渊"的夸张手法,表现出作者面对壮阔山河时的震撼感受。"赤甲白盐共比肩"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将两座山峰拟人化。

诗的后半段转入历史人文的咏叹。作者联想到杜甫、李白等大诗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用"猿鸣三声泪涟涟"化用古诗句,表达对先贤的追思。最后写楼中满墙诗作令人回味无穷,归家后仍激动难平,提笔写下此篇。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面对壮美山河时自然迸发的豪情,以及与前人隔空对话的文人情怀。作者用通俗却有力的语言,让读者仿佛也站在赤甲楼上,感受着猎猎江风,眺望着千年不变的雄奇山水,体会着中华诗脉的传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