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鱼池的变迁,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头两句说:时代变了,养鱼人早已不在,但这片池塘还是当年的模样。这里用"代异人亡"点出时间跨度,用"即旧居"强调地点未变,形成强烈对比。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池塘现状:池塘位置没变,但当年的鱼不见了;水草还在随风摇摆,水面波纹依旧荡漾。诗人选取"鱼"和"水草"两个典型细节,"无复故时鱼"暗示人事全非,"蒲藻依稀"又显示自然景物仍在,形成物是人非的意境。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如果这池水能说话,我真想问问它,当年庭院里的故事。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池塘想象成历史见证者,"访庭除"三字透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好奇。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鱼池这个小小载体,写出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永恒主题。就像我们回到儿时玩耍的地方,发现景物依旧却找不到当年的玩伴,那种淡淡的怅惘之情。
唐询
(1005—1064)宋杭州钱塘人,字彦猷。唐肃子。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天圣中赐进士及第。以吴育荐为御史,后育以宰相贾昌朝与询有亲嫌言为罢御史,遂附昌朝而排抵育。历知归、庐、湖、苏、杭、青等州及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判官。英宗朝勾当三班院,判太常,进给事中。好收藏名砚,著有《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