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羽山潘氏隐居

天台几千仞,秀色浮苍穹。
下有委羽山,迢迢赤城东。
晴湍激飞瀑,灵鹊巢长松。
眷彼遗世士,诛茅白云通。
筑室倚飞霞,开轩待清风。
种菊充糇粮,插槿当垣墉。
孤高性所玩,夷旷思无穷。
击壤节酣歌,据石抚丝桐。
迕俗幸无累,寡欲不期丰。
谁刊蒋诩径,庶蹑羊求踪。
予将息尘鞍,赏心冀能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委羽山潘氏隐居》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水间的理想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世俗的情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魅力:

1. 自然风光的壮丽 诗的开头用"天台几千仞"形容高山耸入云霄,像一幅水墨画般展现委羽山的壮美。飞瀑、松树、清风、白云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仿佛能听到流水声,感受到山间的清新空气。

2. 隐士的田园生活 诗中隐士的生活简单而富有诗意:用茅草搭建房屋,开窗迎接清风,种菊花当粮食(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隐士的清高),用木槿当围墙。这些描写展现了隐士自给自足、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3. 精神世界的丰富 虽然物质生活简朴,但隐士的精神世界很充实:击打土块打着节拍唱歌,坐在石头上弹琴。这种生活态度表达了"知足常乐"的智慧——欲望少一些,快乐就多一些。

4. 对世俗的超脱 诗中提到"迕俗幸无累",意思是虽然与世俗不同但不觉得有负担,表现了隐士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最后诗人表达自己也想像这位隐士一样,摆脱尘世烦恼,过上这样自由的生活。

整首诗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古代文人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在山水之间寻找内心的平静,用简单的生活获得精神的富足。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即使在今天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