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廖冰兄从艺六十周年(1992年)

漫画如烈酒,触鼻能梗喉;
漫画非贡品,庙堂不肯收;
所以公卿辈,弃之若赘疣。
吾友有冰兄,敢与黑暗仇。
袖中出雷霆,下击鬼神愁。
猫国春秋笔,气杀台上猴。
诗书画三绝,独辟新潮流。
惜哉壮志捐,中路堕阳谋。
陷身禁网中,其险过剃头。
濡笔六十年,一半付悠悠。
晚岁破甑出,奇气仍横秋。
高名动四海,又见鹰脱韝。
冰兄得意时,吾辈知无忧;
冰兄失意时,万众如衔钩;
乃知一微躯,大局关沉浮。
冰兄今老矣,身健如蛮牛;
冰兄不服老,手中有戈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1992年为庆祝漫画家廖冰兄从艺60周年而写的,用生动直白的语言赞美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漫画的力量 开头用"烈酒"比喻漫画的辛辣讽刺,说它像烈酒一样呛人喉咙,正因为太尖锐,所以当官的("公卿辈")不喜欢,把它当累赘。这里点明了漫画作为批判武器的本质。

2. 廖冰兄的锋芒 直接夸朋友廖冰兄敢和黑暗势力硬刚,他的漫画像雷电一样劈向丑恶现象。特别提到他著名的《猫国春秋》系列漫画,用猫鼠寓言讽刺现实,把那些装模作样的"台上猴"(指虚伪的官僚)气得跳脚。

3. 艺术家的坎坷 笔锋一转,说可惜他中途遭遇政治运动("阳谋"指反右等运动),像走在剃刀边缘一样危险。60年艺术生涯里,有整整30年("一半付悠悠")的才华被埋没。

4. 老年的爆发 晚年终于冲破束缚("破甑"指打破枷锁),像老鹰挣脱臂套重新翱翔。用"蛮牛"形容他老当益壮,依然紧握画笔作武器("戈矛")。

5. 人民艺术家的意义 最动人的是说:廖冰兄得意时大家就安心,他若失意百姓就像鱼被钩住般痛苦——说明一个艺术家的命运就是社会良知的晴雨表。

全诗用"烈酒""雷电""蛮牛""老鹰"等充满力量感的比喻,塑造了一位始终愤怒、始终战斗的艺术家形象。最可贵的是指出:真正的漫画家不是庙堂装饰品,而是替大众发声的斗士,他的个人命运永远和人民苦乐紧密相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