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十八咏·风穴

有风地鸣籁,无风石抱云。
上人如宴坐,不可堕声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自然场景,核心是通过对比"风动"与"风静"两种状态,传递出超脱世俗的修行境界。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景:当风吹过时,整片山岩发出天籁般的声响("地鸣籁");无风时,岩石静静托着流云("石抱云")。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就像大自然在演奏一首无声的交响曲。

后两句转入禅理:修行者("上人")在此静坐时,应该像无风的岩石那样保持内心澄明,不被外界声响干扰("不可堕声闻")。这里的"声闻"暗指佛教中执着于表面现象的初级修行境界,诗人提醒要超越这个阶段。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修行境界完美融合:岩石的动静变化就像修行者的心境考验,而"抱云"这个拟人化的动作,又暗示着物我合一的禅悟状态。短短二十字,既画出空灵的山景,又道出深刻的禅理,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嘈杂生活的精神追求。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