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站在通济桥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豪情与感慨。
开头两句写秋雨过后,京城秋意更浓,诗人靠着栏杆饮酒,脸上泛起微红。这里通过"慷慨""微酡"等词,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荡。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诗人望着长江,内心壮志如同江水般澎湃,想起老一辈传颂的英雄事迹。抬头看,月光下的皇宫楼台显得格外高大,街道上的灯火像星星一样繁多明亮。这里用长江、楼台、灯火等意象,展现了壮阔的京城夜景,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豪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感叹自己年纪轻轻却滞留江东,面对滚滚江水,只能顾影自怜。这种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前面的豪情形成强烈对比,更显深沉。
全诗就像一部微电影:先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饮酒),然后拉远展现壮丽景色,最后又回到诗人孤独的身影。通过这种对比,生动表现了年轻人既有远大抱负,又难免对现实感到迷茫的复杂心理,很容易引起现代年轻人的共鸣。
许相卿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