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宋仁宗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臣子对仁德君主的深切怀念。
前四句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仁宗的贤明:他像甜酒般滋润百姓的仁德深入人心(深仁醴泽),尤其重视减少战争和减轻刑罚(櫜兵缓刑)。对待身边官员如同对待子女般亲切(坐接迩僚),批阅奏章时挥笔如风雷般果断(手挥宸翰)。这些细节生动刻画出一位既仁慈又有决断力的明君形象。
后四句转为抒情:诗人自责未能报答君恩(臣心未报),连普通百姓(刍牧)都为之落泪,凸显仁宗深得民心。最后提到仁宗遗诏强调节俭(视古诸侯从俭约),这个细节既体现仁宗的品德,又带出诗人"不忍细读遗诏"的悲痛(忍思遗诏),形成感人至深的结尾。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父子之情""风雷笔法""百姓落泪"等生活化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一位好皇帝不仅要有政绩,更要真心爱护臣民。这种将政治理想融入日常情感的写法,正是其打动人心之处。
金君卿
宋饶州浮梁人,字正叔。仁宗庆历间进士。累官知临川、江西提刑、度支郎中。治“五经”,长于《易》。有《易说》、《金氏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