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二首 其一

朝听衙鼓挝,暮听枥马嘶。
夜长不成寐,忧来无端倪。
老亲迟暮景,荒庭守蒿藜。
雪髯添几茎,麦饭进几匙?
白云天东南,可望不可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烦恼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语言朴实却充满情感。

白天听着衙门鼓声上班,晚上听着马厩里的马嘶鸣。漫漫长夜睡不着觉,忧愁不知从何而来。年迈的父母日渐衰老,自家院子里长满野草。看着镜子里又多了几根白胡子,每天吃的不过是粗茶淡饭。抬头望见天边的白云,虽然美丽却永远无法触及。

诗人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中年人的典型困境:工作单调重复(衙门鼓声)、家庭责任沉重(照顾年迈父母)、生活清贫(吃粗粮)、对现状不满却又无力改变(够不着白云)。这些细节组合起来,呈现出一个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形象。

最打动人的是结尾的"白云"意象,既象征着美好却遥不可及的理想,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尚未熄灭的向往。这种在现实压力下依然保留的微小憧憬,让整首诗在沉重中透着一丝光亮,很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