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险峻狭窄的山峡景象,充满奇趣和哲思。
前两句写实景:山路窄得只容飞鸟掠过,两侧山崖仿佛随时要合拢,让人不禁感叹"山要合拢了,人能怎么办呢?"——用夸张手法突出山峡的压迫感,同时暗含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后两句转为思考:诗人望着一线天般的峡谷,突然好奇"不知道天外的山是什么模样",随即自嘲"我们就像从竹管里看天,只能窥见一丁点真相"。这里用"管中窥豹"的典故,暗喻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我们所见的世界,不过是浩瀚天地的一角。
全诗妙在将险峻的自然景观与深刻的人生感悟自然结合。既让人看到壮丽的山峡奇观,又启发我们思考:面对广袤宇宙,人类的认知多么有限。这种以小见大、由实入虚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