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调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边疆的安定,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一、开篇用历史典故赞美当下
前四句将当今皇帝比作先帝贤明,把治国能臣比作西周名臣召公(辅佐君王的典范)。这里用"不遣美女和亲,只派良将守边"的对比(毛嫱是古代美女,魏尚是汉代守边名将),强调国家靠实力而非妥协来维护和平。
二、中段展现国土收复的豪情
"百年失地终收回,万里敌巢顷刻平"这两句充满动态画面感,用"逡巡复"(最终收复)和"指顾空"(转眼扫清)的对比,展现国家从长期隐忍到雷霆反击的过程。
三、尾句点明疆域拓展的现实
最后两句最妙:现在地图已非旧时模样,连玉门关以西(传统中原边界之外)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都纳入版图。通过地理名词的对比,不动声色地彰显国家实力。
四、全诗亮点
1. 善用对比:古今将领对比/和亲与武备对比/旧疆域与新地图对比
2. 典故用得自然:即便不知道毛嫱魏尚是谁,也能从上下文理解意义
3. 时空感强烈:百年沧桑与瞬间胜利、历史与现实交织
这种诗在茶馆酒肆传唱时,既能让百姓感受到国家强盛的自豪,又不必深究具体历史事件,是古代"主旋律"作品的典范写法。
谢举廉
临江军新喻人,一作新淦人,字民师。第进士。徽宗政和间知南康,有政绩。博学工诗文,见赏于苏轼。有《蓝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