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 王孙满

九牧金镕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主角是周朝大夫王孙满和楚庄王。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治国道理。

前两句"九牧金镕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说的是周朝用九州进贡的青铜铸造了九鼎,象征着国家统一。这些鼎见证了周朝取代昏庸的商朝,开创清明统治的历史。

后两句"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是核心观点。当时楚庄王野心勃勃,故意问周朝九鼎的重量,暗示想夺取天下。王孙满机智地回答:国家兴亡取决于君主的德行,而不是鼎的重量。这是在告诫楚庄王,与其觊觎象征权力的鼎,不如修养仁德。

全诗的精髓在于: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不是象征权力的器物,而是统治者的道德品质。诗人用这个典故,既讽刺了楚庄王的野心,也强调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治国真理。这种把深刻道理融入历史故事的写法,既生动又有说服力。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