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二首 其二

窥关如在井,立马一峰高。
竟失山河险,徒夸汗血劳。
沙虫迷白日,陵谷徙洪涛。
翻使黄巾笑,横行遇汝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险要地势和战争带来的沧桑变化,同时暗含对统治者无能、将士徒劳的讽刺。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写潼关的险峻——从关内看外面就像从井底看天空,而立马关前又觉得山峰高耸入云。这种夸张描写突出了潼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转折:明明占据天险却还是丢了关口("竟失山河险"),将士们流的血汗都白费了("徒夸汗血劳")。接着用"沙虫迷白日"(风沙遮天)、"陵谷徙洪涛"(山陵变河谷)的意象,比喻战争带来的天地变色、山河破碎。

最后两句讽刺最辛辣:本该保家卫国的军队("汝曹"指官兵),现在反而让造反的黄巾军看了笑话——因为官兵们自己也在像土匪一样横行霸道。这种"官兵不如土匪"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军队腐败、社会动荡的现实。

全诗通过地理与人事的强烈反差,用短短八句就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怀再到讽刺的层层递进,既有对山河形胜的赞叹,更有对时局败坏的痛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