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袅娜 首春自白门至京口,江舟对月作(壬午)

怪他乡好月,又照离船。
伤旧雨,入新年。
并多情桂魄,做成雪夜,无心梅萼,弄与花烟。
惨不歌骚,寒宜任酒,客寄江湖宿皓天。
鬓色初经二毛改,河光侧洗半轮偏。
山寺星星钟语,骊珠唤起,风湍送、石濑娟娟。
眠鸿醒,叫芦边。
自疑哀泪,影怯低弦。
千里相思,故人挥手,三更作赋,小泪红篇。
感春来浪迹,逢君江上,已十回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初春时节,乘船从南京到镇江途中的所见所感。全篇围绕"月亮"展开,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游子漂泊江湖的孤独与思念。

上片写月夜江景。开篇就带着埋怨:异乡的月亮太不懂事,明明知道我是离乡之人,却偏要这么明亮地照着我的船。新年伊始,想起旧友更觉伤感。月亮把江面照得像雪夜般明亮,岸边的梅花在月光中若隐若现。这样的夜晚让人无心吟诗,只想借酒消愁。看着江水中摇晃的月影,突然发现自己已生白发,时光飞逝。

下片写深夜思绪。远处山寺的钟声像珍珠般清脆,风声水声交织成美妙的乐章。被惊醒的大雁在芦苇丛中哀鸣,仿佛在替自己流泪。望着月亮,想起千里之外的故人,忍不住提笔写下思念的文字。结尾感慨:这已是第十次在江上与明月相逢了,春天又至,自己却仍在漂泊。

全词最动人的是把月亮写活了,它既是无情的旁观者,又是唯一的知己。通过月光、钟声、雁鸣等意象,将漂泊者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都融化在这静谧的江月夜色中。语言优美却不晦涩,情感真挚而克制,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