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海坛(发表于1924年)

傍晚孤舟泊,近乡喜欲狂。
海门晴亦雨,沙屿夜疑霜。
桑柘遭兵废,钱刀替贼藏。
得归苏属国,暂厄复何妨(海面遇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乘船回乡时的心情和见闻,充满劫后余生的感慨和豁达。

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主题:傍晚独自停船靠岸,靠近家乡时高兴得快疯了。这种"近乡情更怯"的狂喜,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懂。

三四句用海边特有的景象烘托心情:明明是晴天,海上的水汽却像下雨般扑面而来;月光下的沙滩白得让人误以为是霜。这两个比喻既真实又巧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五六句突然转折,揭露残酷现实:家乡的桑树柘树(代表农耕生活)都被战火毁了,老百姓的血汗钱全被强盗抢走。这里"贼"可能指真正的海盗,也可能暗喻当时横行霸道的军阀势力。

最后两句用汉代苏武的典故(苏武被匈奴扣押19年最终归汉),表明自己能活着回家已是万幸,就算暂时遭遇困境也无所谓。这种历经磨难后的洒脱,让整首诗在沉重中透出光亮。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纪录片:有归乡的雀跃,有战乱的伤痕,最后定格在劫后余生的淡然微笑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活着回来就好"的朴素智慧,这种穿越百年的生活态度,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