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西小景

买宅古来求远俗,近山今得赋閒居。
松椽石磴封晴雾,野鹿岩鸡驯砌除。
紫蕨漫随黄秫种,金芝还共白云锄。
月临樽底腾腾上,气绕关前焰焰舒。
风雅直宗陶靖节,文章都学马相如。
百年英俊赚唐制,半世功名付贾闾。
华发萧萧秋自缟,素怀拍拍谷同虚。
长歌谢朓惊人句,高读柴桑隐士书。
此日霞瞻追去鹄,是谁株守愧飞鸒。
驱车拟入螺西境,系马先寻班固庐(以上《五鹊别集》卷上,杨权整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理想生活,充满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下面用通俗的语言解析它的魅力:

1. 隐居的快乐 开头就说古人买房是为了远离闹市,而诗人如今靠近山林,终于能悠闲生活。松树、石阶、晨雾、野鹿和山鸡在院子里自在活动,画面宁静祥和,像一幅山水画。

2. 田园生活的细节 诗人种紫蕨(野菜)和黄米,采金芝(灵芝)时仿佛和白云一起劳作。这些农事被写得充满诗意,说明他享受自给自足的朴素生活。

3. 夜晚的浪漫 月亮倒映在酒杯里,酒气蒸腾;山间雾气在关口缭绕,像火焰般舒展。这里用动态的比喻,把静态的夜景写活了。

4. 以古人为榜样 诗人说自己写诗学陶渊明(陶靖节),作文模仿司马相如,表达对古代潇洒文人的向往。同时调侃自己:唐代的功名制度耽误人才,半辈子追求名利不如隐居("贾闾"指市井,代表世俗)。

5. 超脱的心态 白发如秋霜,但内心像空旷的山谷一样豁达。他高声朗诵谢朓(南朝诗人)的佳句,读陶渊明(柴桑是他故乡)的隐士书,说明精神世界很富足。

6. 最后的幽默与向往 诗人笑问:如今有人像呆立的树桩("株守")不敢追求自由,而自己却想驾车去螺西(理想之地),连马都要拴在班固(汉代学者)的旧居旁——暗示要像古人一样读书隐居。

核心魅力: 全诗用生动的自然画面和幽默自嘲,展现了一个文人放下功名、回归山野的洒脱。种菜、喝酒、读诗、赏月……这些日常被写得充满仙气,让人感受到简单生活的美好。诗人并非真的躺平,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读书写作)实现自我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