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七首 其四

秋深霜露繁,高原榆柳稀。征途戒舟车,鸿雁天边归。

徘徊歧路旁,薄寒吹我衣。悠悠自世路,幽独那可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旅人独自徘徊在人生岔路口的孤独画面。

开头两句用"霜露繁"和"榆柳稀"勾勒出深秋的萧瑟景象,高原上树木凋零,暗示着时光流逝和生命的凋敝。"征途戒舟车"说明旅途艰辛,而"鸿雁天边归"则以候鸟南归来反衬游子漂泊无依的处境。

中间四句聚焦于旅人的孤独身影。他站在岔路口犹豫不决("徘徊歧路旁"),单薄的衣衫抵不住秋寒("薄寒吹我衣")。"悠悠自世路"道出了人生道路的漫长与不可预测,而"幽独那可违"则点明这种孤独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宿命。

全诗通过秋景的凄凉烘托出人生旅途的孤寂,将自然季节的变化与人生际遇的迷茫巧妙结合。诗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下一个徘徊的身影,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人生选择的艰难与孤独。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