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蠲吉辰,荐明廷。
祇中坛,宾万灵。
醮祠寿宫礼太一,东祀天孙西太室。
灵芝宝鼎胙元封,亲郊雍畤回中峰。
中峰绝崄天所划,百神驱道平如席。
云髾秀革高拂空,翠辇玉鸾鸣霹雳。
试凭萧关望朔方,月支稽首楼兰降。
复朝独鹿狩鸣泽,芬树羽林归建章。
建章壁门春昼永,井干泰液多游幸。
千秋万岁奈乐何,几度鸾旗出安定。
祇中坛,宾万灵。
醮祠寿宫礼太一,东祀天孙西太室。
灵芝宝鼎胙元封,亲郊雍畤回中峰。
中峰绝崄天所划,百神驱道平如席。
云髾秀革高拂空,翠辇玉鸾鸣霹雳。
试凭萧关望朔方,月支稽首楼兰降。
复朝独鹿狩鸣泽,芬树羽林归建章。
建章壁门春昼永,井干泰液多游幸。
千秋万岁奈乐何,几度鸾旗出安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帝王盛大的祭祀巡游活动,充满了神话色彩和皇家气派。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祭祀准备(开头到"百神驱道平如席"): 写皇帝选择吉日举行祭祀,在东边祭拜天神,西边祭祀山神。用"灵芝宝鼎"等贵重祭品,亲自到雍畤和中峰山祭祀。这里把险峻的山峰写成被神灵踏平的神奇道路,突出祭祀的神圣性。
2. 巡游盛况("云髾秀革"到"芬树羽林归建章"): 描写仪仗队的华丽场景,旗帜高耸入云,皇帝车驾声势浩大。通过"萧关望朔方"的视角,展现四方部族臣服的盛况,像月支国叩首、楼兰国投降等。狩猎活动后,羽林军带着猎物返回宫殿。
3. 宫廷生活(最后六句): 回到皇宫后的悠闲景象,春天在泰液池游玩,用"千秋万岁"表达对长乐未央的祝愿。最后提到鸾旗多次从安定门出发,暗示这种巡游祭祀是经常举行的盛事。
全诗用大量神话意象(如"百神驱道")和夸张手法(如"鸣霹雳"),把皇家祭祀写得既庄严又神奇。通过空间转换(从祭坛到边关再到皇宫)展现帝国的辽阔,最后落在宫廷享乐上,体现"国泰民安"的主题。诗中频繁出现的"玉鸾""翠辇"等精美器物,以及"灵芝""宝鼎"等祭品,都在烘托皇家的富贵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