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烘炉润鼓。
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
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
吟壶曾结神仙侣。
共欢夕、梅边尊俎。
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
休负。
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
蘸语夜潮,回烛风廊,凌波步。
霓裳新按云韶部。
便不是、常年宫谱。
会看声动枢南,唤雷启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一场宫廷音乐会,充满了华丽浪漫的宫廷气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欣赏:

上片(开头到"彩花钗股")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拍炭火暖炉和湿润的鼓面特写,暗示这是室内活动。接着镜头转向梳妆台的镜子,用明珠比喻晨光,说春天最先照到这里。然后出现汉代宫廷的箫声、春风中试音的黄莺,把乐器声和自然声巧妙融合。"吟壶"四句转入回忆,说这群音乐伙伴曾像神仙聚会,在梅花旁把酒言欢,现在又逢立春,女子们戴着彩绸剪花、金钗首饰盛装出席。

中片("休负"到"凌波步")聚焦表演者。用"双鬟"代指梳着双髻的歌女,说她们回眸时最美,像从红尘雾霭中浮现。接着用三个动态画面:歌声像夜潮拍岸,烛光在风中摇曳的走廊,歌女们轻盈如水上漂的舞步,把听觉、视觉和动作描写融为一体。

下片(最后部分)点明这是创新之作。说新排练的《霓裳羽衣曲》已不是老版本,预示这新颖的演出将会惊天动地——"声动枢南"指音乐震动北斗星,"唤雷启户"形容像春雷唤醒万物,既呼应立春节气,又暗喻艺术创新的震撼力。

全词妙在通感运用:把歌声写成"蘸语夜潮",舞步比作"凌波",让抽象的音乐有了水的质感。最精彩的是结尾,用天文现象和自然节气来夸赞艺术创新,既大气又新颖,把一场普通音乐会写得像宇宙盛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