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妓
西陵望何及,弦管徒在兹。谁言死者乐,但令生者悲。
丈夫有馀志,儿女焉足私。扰扰多俗情,投迹互相师。
直节岂感激,荒淫乃凄其。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
颂声何寥寥,唯闻铜雀诗。君举良未易,永为后代嗤。
丈夫有馀志,儿女焉足私。扰扰多俗情,投迹互相师。
直节岂感激,荒淫乃凄其。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
颂声何寥寥,唯闻铜雀诗。君举良未易,永为后代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曹操的铜雀台为背景,通过对比生死、志向与世俗,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开头写铜雀台的繁华景象已成过往,音乐还在,但逝者已逝,只能让活着的人感到悲伤。这里用"弦管徒在兹"暗示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生命的虚无。
接着诗人提出大丈夫应追求更高远的志向,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沉迷儿女私情。他批评世人盲目跟风、追逐俗套的生活态度,认为正直的品格不需要外界刺激,荒淫享乐只会让人空虚。
然后诗人搬出两位古代贤人——许由和伯夷,他们坚持操守、淡泊名利,但如今却很少有人歌颂他们。相反,铜雀台这样的奢靡场所反而被人传颂。这说明世人价值观已经扭曲。
最后两句是警世之语:曹操建造铜雀台的行为看似风光,实际上会被后人嘲笑。诗人借此告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浮华迷惑,要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全诗用对比手法,通过生死、古今、雅俗等多重对比,批判了追逐享乐的社会风气,倡导坚守节操、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语言直白但内涵深刻,对现代人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仍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