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王融、范云同赋。) 其二

朝止阊阖宫,暮宴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馀照,淹留且晞发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描述游仙经历,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以下是这首诗的通俗解释和分析:

早晨从皇宫(阊阖宫)出发,晚上到达仙境的清都阙。这里用到了“朝”和“暮”,形象地描绘出从人间到仙境的迅速转换。

接下来,“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描绘了仙人们的出行景象。他们的车盖如同隐藏在星星之间,车轮低矮以至于要避开月亮。这里用奔星和行月暗示了仙人们的出行速度和神秘感。

然后,“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描述了众多仙人的随从和他们的旌旗(彩虹)。这些仙人似乎是从九疑山(传说中的仙境)跟随而来,他们的旌旗忽升忽降,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感觉。

接着,“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这里可能代表着仙人们的使者或信差。他们时而离开,时而回来,给人一种仙界与人间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感觉。高唐云不歇则暗示了高唐地区的云彩不断,形象展现了仙境的奇幻和神秘。

最后两句,“若华有馀照,淹留且晞发。”这里的“若华”可能指的是仙花,而“馀照”则可能是指仙花的光辉照耀。“淹留”意味着逗留,“晞发”则可能是形容因长时间的逗留而使头发变白。整体上这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在仙境中沉浸时间长久,忘却了返回人间的时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浪漫想象,通过描绘仙人、仙境和仙物,展现了游仙的奇幻经历。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