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明善赴京

江流脉脉草离离,黄鹤矶头酒一卮。
报国寸(一作忠)心怜我老,论交(一作文)半面识君迟。
正当重(一作举)鼎调梅日,又是长亭折柳时。
满载诗书(一作收拾琴书)归路稳,凤城依约更相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好友元明善赴京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期许。

开头两句用江水缓缓流淌、草木茂盛的景象,营造出宁静又略带离愁的氛围。诗人在黄鹤矶头(长江边的一处名胜)与友人饮酒话别,画面感很强。

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他感叹自己年纪大了,但报国的赤诚之心依然炽热;同时遗憾与友人相识太晚,刚成为知己就要分别。"半面"二字用得巧妙,暗示两人虽交往时间短,却一见如故。

五六句运用典故和象征:用"调鼎"(宰相治国)比喻友人即将在京城担当重任,用"折柳"(古人送别习俗)点明离别时刻。一写仕途抱负,一写离情别绪,形成巧妙对照。

最后两句是温暖的祝福:想象友人满载诗书(象征才学)安稳进京,约定将来在京城(凤城)再聚。"归路稳"三字既指旅途平安,也暗含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愿。

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有对其前程的期待,还流露出诗人自己的报国情怀。通过自然景物与典故的融合,把送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乐观完美结合,展现了古人送别诗特有的含蓄与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