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岁七月自城中归吉文故乡南岭谷平庐陵印山凡故旧多招饮者饮后辄援笔赋诗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书以遣怀云尔(录四。) 其四 (即熂下。)饮印山田舍
少年曾客金竹峰,壮岁移住城之中。
城中金竹几来往,赢得白发成衰翁。
居人兴亡秋叶换,巧黠四方拙闾闬。
天公颠倒作奇观,举世区区事筹算。
我友秀川罗文学(以通,号通斋。),白头胸著天禄阁。
我友龙湖李隐君⑴,秋风落笔吹行云。
干将白虹发原草,蚩尤夜堕玄武老。
谈王著经卿与轲,感时屈宋能高歌。
古今坎壈称数子,数子之外应更多。
山中秋高月如斗,醉呼老农同举酒。
同举酒,满瓦船。
便令馀生满百年,饮酒之日万五千。
城中金竹几来往,赢得白发成衰翁。
居人兴亡秋叶换,巧黠四方拙闾闬。
天公颠倒作奇观,举世区区事筹算。
我友秀川罗文学(以通,号通斋。),白头胸著天禄阁。
我友龙湖李隐君⑴,秋风落笔吹行云。
干将白虹发原草,蚩尤夜堕玄武老。
谈王著经卿与轲,感时屈宋能高歌。
古今坎壈称数子,数子之外应更多。
山中秋高月如斗,醉呼老农同举酒。
同举酒,满瓦船。
便令馀生满百年,饮酒之日万五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回到故乡后,与老友相聚饮酒时写下的感慨。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情感。
开头四句是作者的自述:年轻时曾在金竹峰生活,中年搬进城里。如今头发已白,再回到故乡,发现城里城外早已物是人非。这里用"秋叶换"比喻人事变迁,暗示人生如落叶般无常。
中间部分描写了两位老友:一位是博学多才的罗文学(号通斋),一位是文笔潇洒的李隐君。作者用"天禄阁"形容罗文学的学识渊博,用"秋风落笔吹行云"形容李隐君的文采飞扬。随后用"干将白虹"、"蚩尤夜堕"等典故,暗喻他们虽然才华横溢,却像古代名剑干将、战神蚩尤一样,终究难逃被埋没的命运。
最后八句是饮酒时的场景:秋高气爽,明月当空,作者与老农举杯痛饮。这里用"瓦船"(大酒杯)和"万五千"(约数,指很多)这样朴实的词语,表达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看似豁达,实则暗含无奈——即便活到百岁,能痛快饮酒的日子也不多。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真"。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聊天般娓娓道来,却把岁月无情、知交零落、怀才不遇等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饮酒的场景,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几位白发老人月下对饮的画面,感受到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复杂心境。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