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歌颂了一位名叫姜谧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1. 人物形象(前四句) 开头直接夸姜谧是"真人杰",用"三朝第一臣"强调他历经多位皇帝始终受重用。后两句解释他受重用的原因:心里只装着君主("寸心惟为主"),想尽办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计只安民")。这里用"寸心"与"百计"的对比,突出他虽地位高却始终忠诚勤恳。
2. 典型事迹(中间两句) "折槛"用汉代忠臣朱云撞断宫殿栏杆劝谏的典故,写姜谧敢直言进谏;"埋轮"用东汉张纲埋车轮不走的典故,写他坚决与奸臣斗争。两个典故都不生僻,生动展现了忠臣的骨气。
3. 情感升华(最后两句) 诗人笔锋一转,说最打动人的是姜谧关心贫苦孤独者的细节。一个"怜"字带着温度,让历史书上的忠臣形象有了人情味。"青史泪痕新"既说史书记载感人,也暗示这样的好官太少,令人落泪。
全诗亮点在于: - 用"第一臣""惟为主"等直白语言塑造典型忠臣形象 - 选"折槛""埋轮"这种有画面感的典故,避免说教 - 结尾从大忠转向小善,让英雄形象更接地气 - "泪痕新"三字给历史人物注入现代共鸣,暗示清官精神永远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