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二首

雍门琴罢已浪浪,更上牛山半夕阳。
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
寒梅带雨飘离席,尺素停灯作报章。
湘水乾未终未尽,岂徒万点寄疏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没问题,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名为《泪二首》,主要围绕情感和景色展开,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首句“雍门琴罢已浪浪”,雍门琴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是指弹奏完琴后心中涌起的一种情感。“浪浪”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琴声或者情感的波动。

“更上牛山半夕阳”,牛山可能是诗人所处的地点,夕阳则营造了一种哀伤、落寞的氛围。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身处牛山,在夕阳下感受到的某种情感。

接下来的“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楚泽可能是指广阔的湖泊或水域,云迷则形容视野被云雾所遮挡,看不清楚远方。“蓟门”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歌断九回肠”则形容歌声或者情感让人心痛到极点的感觉。

“寒梅带雨飘离席”,寒梅在雨中飘落,这营造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景象,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

“尺素停灯作报章”,尺素是古代用来写信的绢帛,停灯可能指夜晚点灯的时刻。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夜晚点灯写信的情景。

最后的“湘水乾未终未尽,岂徒万点寄疏篁”,湘水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者象征某种情感,“乾未终未尽”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持久、绵延的情感。“岂徒万点寄疏篁”中的“疏篁”可能指的是竹,万点可能指的是泪滴,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心中的思念和哀伤如同泪滴般无法止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思念之情。诗人的情感在琴声、夕阳、云迷、寒梅、写信以及持久不断的情感中得以展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感和美感。

刘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