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归柳塘潘希白诗藁

织柳缝花雅道衰,将题锦卷复敲推。
夜寒吟苦冰澌合,境寂心融造化来。
斸石昆仑携玉下,乘槎河海到天回。
今时古调何人爱,东野长江在夜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寒夜苦吟、追求艺术完美的场景,表达了对高雅艺术衰落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共鸣的创作境界。

首联"织柳缝花雅道衰,将题锦卷复敲推"用比喻手法说:像编织柳枝、缝制花朵这样的精致艺术正在衰落,诗人反复推敲诗句,想在华美的卷轴上题写完美诗篇。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颔联"夜寒吟苦冰澪合,境寂心融造化来"描写创作场景:寒冷的夜晚,诗人苦苦吟诵,连河水都结冰了。在寂静中,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获得创作灵感。这两句生动表现了艺术创作需要专注与投入。

颈联"斸石昆仑携玉下,乘槎河海到天回"用两个神话般的意象:从昆仑山凿取美玉,乘木筏航行到天河又返回。这象征诗人追求最高艺术境界的艰辛历程。

尾联"今时古调何人爱,东野长江在夜台"发出感叹:现在还有谁欣赏这种古典风格?像孟郊(东野)、贾岛(长江)这样的苦吟诗人已长眠地下。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惆怅,也暗示真正艺术往往不被当代人理解。

全诗通过寒夜创作的画面,展现了艺术追求者孤独而崇高的精神世界。诗人用冰河、昆仑、天河等壮阔意象,衬托出创作虽苦却能与天地共鸣的奇妙体验。最后对"古调"无人欣赏的叹息,让读者感受到艺术传承的困境,引发对真正艺术价值的思考。

赵汝回

宗室,居温州永嘉,字几道。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官至主管进奏院。诗才高迈,自成一家,从其学者多知名。有《东阁吟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