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平生怀归今得归。有未归而不怿,岂当怿而更悲。

愧一陶之不若,庶二疏兮可追。肖令威之归辽,喟物是而人非。

捐水苍兮今佩,反芰制兮昨衣。恋岂谖夫太紫,分敢踰于少微。

如鹿得草,望绿斯奔。如鹤出笼,岂复入门。屦虽未得,而趾故存。

谓予不信,有如泰樽。月喜予之言归,隤清晖而照颜。

山喜予以出迎,相劳苦其平安。江喜予而舞波,击碎雪于云关。

纷邻曲之老稚,羌堵墙以来观。沸里巷之犬鸡,亦喜翁之蚤还。

惊鬓髯之两霜,尚赳赳而桓桓。归去来兮,半天下以倦游。

饥予驱而予出,奚俟饱而无求。观一箪之屡空,躬自乐而人忧。

暨一区之草玄,娱羲画与箕畴。岂慕胥靡,济川作舟。

矧先人之敝庐,有一壑兮一丘。后千寻兮茂林,前十里兮清流。

耿靡羡而载营,蹇何骛而不休。已矣乎!用舍匪吾,行止匪时。

何至啜醨如渔父,何必乎誓墓兮如羲之。吾行可枉涂,吾止可预期。

应耘耔而端委,犹端委而耘籽。对天地而一哂,酢风光以千诗。

抵槁茎与朽壳,岂复从詹尹而决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模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风格,表达了一个人厌倦官场、终于回归田园的喜悦和感悟。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活的场景,展现了归隐生活的自由与美好。

开头直抒胸臆:终于能回家了!诗人说,以前不能回家时总不开心,现在真该高兴了,哪还会悲伤?他谦虚地表示自己不如陶渊明洒脱,但希望能像古代贤人二疏(西汉疏广、疏受叔侄)那样及时退隐。接着用"令威归辽"的典故(传说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乡),感叹家乡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

中间部分特别精彩,用一连串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归乡的欢欣:
- 像鹿看见草地狂奔,像仙鹤出笼绝不回头——形容归心似箭。
- 月亮、青山、江水都像老朋友般欢迎他:月亮用清辉照亮他的脸,青山出来迎接,江水高兴得舞起浪花。
- 邻里老少围得像墙一样来看他,连村里的鸡狗都为他早早归来而欢叫。
- 虽然自己鬓发已白,但精神依然抖擞。

后半部分写归隐后的生活态度:
- 走遍半天下已疲倦,饥饿曾逼他外出谋生,如今不再为温饱奔波。
- 住在先人留下的茅屋里,前有十里清流,后有千丈茂林,心满意足。
- 最后表明人生哲学:不必像渔父喝淡酒装清高,也不必像王羲之发誓不再做官。该走就走,该停就停,既能穿着官服种地,也能边种地边保持尊严。对着天地笑一笑,把风光酿成诗篇,像干枯的草木一样顺其自然,何必再找算命先生问吉凶?

全诗最动人的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回归自然的喜悦。诗人用"鹿奔绿野""鹤出牢笼"比喻解脱束缚的快感,把月亮、青山、江水都写成会欢迎他的朋友,连鸡犬都为他高兴,这种天真烂漫的笔法让归乡之情跃然纸上。最后提出的生活哲学也很豁达——不刻意标榜清高,而是在平凡中活出真我,这种接地气的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