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傍晚风景画,同时暗含官民和谐相处的深意。
前两句"清风习池上,落日岘山西"用简单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傍晚时分的自然美景:微风吹拂着习家池的水面,夕阳缓缓沉落在岘山西边。这里"习池"和"岘山"都是襄阳著名景点,诗人通过这两个地标,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特定的地理环境中。
后两句"使君来问俗,听唱白铜鞮"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入叙事。官员(使君)来到民间体察民情,百姓们高兴地唱着当地民歌(白铜鞮)欢迎他。这里"白铜鞮"是襄阳一带的民歌,用这个细节既展现了地方特色,又暗示官民关系的融洽。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画面,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一张夕阳照片那么自然亲切 2. 通过"官员问俗"和"百姓唱歌"的对比,不着痕迹地赞美了理想的官民关系 3. 诗中地名和民歌的运用,让整首诗充满了襄阳本地的烟火气息
这种将自然美景与社会生活巧妙融合的写法,既让人感受到黄昏时分的宁静美好,又传递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钱易
临安人,字希白。钱昆弟。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