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赠予博士承议的诗,内容表达了对对方的赞美和期望。让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南归迁客气平和,磊落胸中所得多”,描述了博士承议南归后的气质变化。他变得更加平和,心胸也更加磊落,表明他在归途中有所收获,得到了许多东西。这种平和磊落的气质,也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
接着,“白日过从唯陆谞,清宵梦想适维摩”,描述了博士承议的日常交往和内心追求。白天他与陆谞交往,晚上则梦想与维摩共处。陆谞和维摩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博士承议以他们为交往对象和梦想对象,表明他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有超越世俗的境界。
然后,“裴徊未忍捐鸡肋,寂寞犹能顾雀罗”,这两句则描绘了博士承议的处世态度。他在面对鸡肋般的琐事时不会犹豫不决,而在寂寞时也能关注雀罗等细微之处。这表明他具有坚定的意志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事务。
最后,“好与乡人敦薄俗,莫因哺啜负岷峨”,则是诗人对博士承议的劝勉。希望他与乡亲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弘扬淳朴的民俗,不要因为小事而辜负了岷峨山的期望。这也是对博士承议的一种鼓励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博士承议的气质、交往、处世态度和期望,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深情厚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赞美和祝福。
张商英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