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宗人古湫

虞东顾夫子,著书仰屋梁。
日食太仓不满腹,归心忽逐南云翔。
纵是无田计亦得,槎桠万卷撑空肠。
化为文字异诡怪,吉云甘露呈殊祥。
末流承学正歧鹜,卑者坠谷高排阊。
四方上下奚所税,亟须导引归中央。
要以六经为根柢,先就制义除秕糠。
碑版论述贯子史,六书声韵兼稗仓。
等身著作老无用,归与后学陈其方。
吾乡辈出富才俊,近来本业多芜荒。
争事组织为巧丽,依附哲匠成声光。
愿返浮文出经术,兹行能不怀余望。
呜呼,兹行能不怀余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给一位姓顾的学者朋友的赠别之作,核心是劝诫做学问要回归经典本源。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治学理念,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六句像人物特写镜头:顾夫子是个清贫学者,埋头著书穷到吃不饱饭,现在决定回南方老家。但他精神很富足,满肚子学问像木柴堆一样撑起脊梁,写出的文章像吉祥云彩般独特不凡。

中间十二句是治学批判:诗人指出当时学术圈乱象——有人钻牛角尖,有人好高骛远,像迷路鸟群需要引路人。他强调做学问要以《六经》为地基,先清理科举应试的糟粕,再融合诸子百家的精华,兼顾文字训诂等真功夫。可惜这些扎实学问现在不受重视,诗人希望朋友回去能传授正道。

接下来六句聚焦家乡现状:诗人感叹老家虽然人才多,但近年的学问像荒废的田地。年轻人追求辞藻华丽,靠攀附名家博名声,这种浮夸文风需要矫正。

结尾三句是深情嘱托:诗人两次重复"这次远行别忘了我的期望",像老友临别时用力握手强调,透着对学术衰微的忧心和对朋友的殷切期待。

全诗亮点在于用生活化比喻说理:把扎实学问比作"木柴堆撑肚皮",把学术乱象比作"迷路鸟群",把浮夸文风比作"荒废田地",既生动又犀利。诗中"纵是无田计亦得"与结尾"归与后学陈其方"形成巧妙呼应,说明真正的学者即便没有物质财富,精神传承才是永恒资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