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行寄弟子通
今年八月来作客,出门倏忽日已百。
自从二十走湖海,零落天涯几岑寂。
几岑寂,重悲叹。
亲在高堂望子还,子在长途衣亦单。
准拟明年作官食君禄,归来共汝舞袖红斒斓。
天目之山去天不盈尺,使我登之徘徊望乡国。
吁嗟,胡不生羽翼?吁嗟,胡不生羽翼?
自从二十走湖海,零落天涯几岑寂。
几岑寂,重悲叹。
亲在高堂望子还,子在长途衣亦单。
准拟明年作官食君禄,归来共汝舞袖红斒斓。
天目之山去天不盈尺,使我登之徘徊望乡国。
吁嗟,胡不生羽翼?吁嗟,胡不生羽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充满思念和感慨的诗词,名为《思亲行寄弟子通》。让我们逐句解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理解它的精髓和魅力。
1. “今年八月来作客,出门倏忽日已百。”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家的时间。他说今年八月离家外出,时间过得很快,已经好几个月了。
2. “自从二十走湖海,零落天涯几岑寂。”
诗人接着提到,自从他二十岁离家闯荡江湖以来,已经漂泊了很久,经历了很多孤独和寂寞。
3. “几岑寂,重悲叹。”
这里再次强调了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并引发了诗人的深深叹息。
4. “亲在高堂望子还,子在长途衣亦单。”
诗人想起家中的亲人,他们可能在家期盼他的归来。而他自己却在遥远的地方,衣服也显得单薄(可能暗示生活的艰辛或孤独)。
5. “准拟明年作官食君禄,归来共汝舞袖红斒斓。”
诗人计划明年做官,赚取俸禄,然后回家与亲人共舞。这里的“红斒斓”可能是指色彩华丽的舞衣,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期待。
6. “天目之山去天不盈尺,使我登之徘徊望乡国。”
诗人提到了“天目之山”,可能是他所在的地方,他在此登山,离天空只有尺余的距离。但他更想望的是远方的家乡。
7. “吁嗟,胡不生羽翼?”
诗人叹息,为什么自己不能生出翅膀来,这样他就能立刻飞回家乡。
整首诗词充满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他漂泊在外,经历了孤独和寂寞,但仍然心系家中亲人,期待着重逢的一天。诗词的表达深情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刘睿
刘睿,字元秀,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孙,江夏文献王刘义恭第二子。初封太子舍人。为元凶所害。追赠侍中,谥宣世子。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追封安隆王。以宋孝武帝第四子刘子绥为嗣,食邑二千户。谥刘睿曰安隆宣王。泰始元年(公元465年),改封刘睿为江夏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