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四月八日)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的是农历四月初八佛诞节(释迦牟尼诞辰)的热闹场景,用生动的画面和通俗的佛理传递节日背后的深意。
上片像一幅动态画卷:开篇用"天气清和"定下祥和基调,接着展现西域庆贺佛祖降生的盛况——祥云缭绕、九龙吐水沐浴金身。这些传说场景传到中原后,演变成百姓用香汤洗佛像、百花供奉的习俗。"香汤争来拂洗"的"争"字,活现出人们虔诚踊跃的模样。
下片转入哲理思考:词人提醒我们不要只停留在热闹表面。佛诞节真正的意义,是让众生醒悟、脱离尘世烦恼。"一点本昭昭"指人人本有的佛性,就像擦亮的明镜,当下就能照见真理。最后用幽默的口吻说:如果还不明白,就让高僧们("八丈十二"可能指德高望重的法师)继续点拨吧,展现了禅宗"顿悟"的轻松智慧。
全词妙在把浴佛仪式的华丽(金盆、露盘、百花)与佛理的朴素(本心昭昭、自然醒悟)巧妙结合,就像用节日彩车承载深刻哲理,既让人感受庆典喜悦,又引导思考生命真谛。最后几句如同禅师棒喝,在活泼调侃中留下回味空间。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