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

生成从火令,颜色占中央。
绿叶排圜翠,青苞蓄异香。
丛阴周曲干,纤刺比锋芒(下缺)。

现代解析

这首咏物诗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酴醾(荼蘼花)的独特之美,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生命力的爆发(前两句)
"生成从火令"用火焰比喻花朵绽放的爆发力,仿佛接到夏季的指令突然盛开。"颜色占中央"突出它醒目的亮色,在万绿丛中瞬间吸引视线,就像舞台中央的C位主角。

2. 矛盾的美感(中间四句)
诗人通过两组对比展现酴醾的特别:柔嫩的"绿叶青苞"与危险的"纤刺锋芒"形成反差,丛生的阴凉与尖锐的硬刺共存。这种带刺的温柔,像玫瑰般让人既想亲近又需小心。

3. 未完的余韵(末句残缺)
诗句突然中断,反而留给读者想象空间:或许暗示荼蘼花期短暂(古人认为它开在春末,是最后凋谢的花),也像我们欣赏美景时,总觉意犹未尽。

全诗就像用文字给花朵拍特写:先给个鲜艳的全景镜头,再推进到叶片纹理和花苞细节,最后用尖刺的特写制造惊喜。这种细腻观察提醒我们:哪怕寻常花草,只要用心品味,都能发现震撼人心的美。

种放

( 956—1015)洛阳人,字明逸,号云溪醉侯,又号退士。不事举业,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其间数召皆辞。真宗咸平中,以荐召对,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后往来于山林与朝廷之间,每至京师,生徒多就而受业。累拜给事中,仕终工部侍郎。性不喜浮图氏,尝裂佛经以制帷帐。终身不娶,晚节颇饰舆服,广置良田,门人族属多有仗势不法。曾上《时议》十三篇,有《太一词录》、《退士传》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