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盘翁知县登七星山吊石道士

叠嶂矗空青,耽幽共一寻。
苔荒碑意古,茗苦道情深。
有兴梯苍壁,无才咏玉簪。
吟仙何处去,我辈复登临。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与李盘翁知县一同登上七星山,吊念石道士的情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景和内心的感受。

1. “叠嶂矗空青”:诗人描述了七星山连绵起伏的山脉和青翠的山色。“矗空”表现了山的高大。
2. “耽幽共一寻”:这里的“耽幽”是指诗人和李盘翁知县一同沉醉于山中的幽静美景,享受这种宁静和美好。“共一寻”表示他们一同寻找、探索。
3. “苔荒碑意古”:诗人看到了长满苔藓的古老石碑,感受到了历史的深远和岁月的痕迹。
4. “茗苦道情深”:诗人品茗时觉得茶味苦涩,但正是这种苦涩让他更深地体会到了人生的道理和情感的深厚。
5. “有兴梯苍壁”:虽然山路陡峭如壁,但诗人仍然兴致勃勃地攀登。这里的“梯苍壁”形象地描绘了山路崎岖难行的情景。
6. “无才咏玉簪”: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无才华如古人那般咏诗赞美石道士,但他仍然尽力而为。玉簪是一种美丽的花,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7. “吟仙何处去”:诗人询问石道士已经去哪里了,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追寻。这里的“吟仙”指的是石道士。
8. “我辈复登临”:最后,诗人表示他和李盘翁知县仍然会继续攀登,探索未知的风景和故事。这表达了诗人的冒险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吊念石道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的冒险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乐雷发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