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惬意的夏日午后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的感受,传递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自然变化:连绵的雨水让山泉水量更丰沛,天气转凉时,两座青山仿佛被寒凉气息送到了眼前。这里用"添"和"送"两个动词,把雨水和凉风拟人化,让自然景物显得生动亲切。
后两句转到人的体验:南风穿过北窗轻轻吹拂,诗人在午睡时听着潺潺流水声入梦。这里"南风北窗"的搭配很巧妙,既符合夏季南风的特点,又通过风向与窗户方位的反差,暗示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午梦听潺湲"五个字,把流水声、梦境和惬意的心情完美融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安宁。
全诗短短二十个字,就像一幅水墨小品,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雨后的青山、流动的泉水、穿堂的南风和午睡的人,传递出远离喧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什么,只是静静感受自然馈赠的生活智慧。
蔡沈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