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录五 其六 芦子渡

耶城东来芦子渡,万顷芦花失江路。
明月清秋作雪飞,村中不见将军墓。
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
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芦子渡的地方,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乱世中平凡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芦子渡位于城东,秋天芦花盛开像雪一样白茫茫一片,连江边的路都看不清了。这里提到"将军墓",暗示这里曾经有过战事,但现在连将军的墓地都找不到了,说明历史已被时间冲淡。

后四句抒情:现在天下不太平("风尘昏"),作者想搬到这里过渔夫樵夫那样的简单生活。这里处处都有空地可以种桑麻(代表农耕生活),不像那些权贵门前种着桃李(象征富贵),整天门庭若市。

全诗通过三个对比:
1. 芦花美景与消失的将军墓对比 - 自然永恒,人事易逝
2. 乱世与宁静乡村对比 - 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 桑麻农事与权贵门前的桃李对比 - 选择朴实而非富贵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芦花、种地),道出了在乱世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这种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