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祭祀海神的仪式,情感真挚,充满民间信仰的朴素魅力。
前半段是祭祀场景:人们吹着洞箫眺望远方河口,期盼神明降临。诗人想象神明归来时脚踏云彩俯瞰大地的威严形象。"十风五雨"指风调雨顺,展现了人们最朴实的愿望——希望海神保佑沿海地区,让贫瘠的盐碱地(污莱斥卤)也能变成良田。
后半段转为深情呼唤:用"君不来兮使吾心苦"直白表达焦虑,将神明视为亲人般依赖。最后"千秋万岁兮为民所怙"堪称全诗点睛之笔,把短暂祭祀升华为永恒祈愿:希望海神永远做百姓的依靠。这种跨越时空的集体祈愿,让简单的祭祀歌谣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全诗妙在将实用诉求与诗意想象完美结合:既求降雨除碱的现实利益,又饱含对神明的亲近信赖,语言直白却情意深重,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人神共居"的独特精神世界。
龚颐正
宋处州遂昌人,字养正。本名敦颐。光宗受禅,改今名。龚原曾孙。宁宗嘉泰元年赐进士出身。历实录院检讨官,预修孝宗、光宗实录。迁秘书丞卒。博通史学。有《芥隐笔记》、《续释常谈》、《中兴忠义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