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门径俯清溪,茅檐(yán)古木齐。
门下流过清清的小溪,古树和茅草的房檐平齐。
俯:向下。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红尘:指世俗社会。飘:一作“飞”。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qín)啼。
这里没有世俗的热闹喧嚣,不时有水鸟儿嘎嘎地鸣啼。
水禽:水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门下流过清清的小溪,古树和茅草的房檐平齐。
这里没有世俗的热闹喧嚣,不时有水鸟儿嘎嘎地鸣啼。
注释
俯:向下。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红尘:指世俗社会。
飘:一作“飞”。
水禽:水鸟。
创作背景
裴度曾任宰相,并以平淮、蔡功高封晋国公,位高爵显,致招嫉妒。数起数罢,最终留守洛阳。他激流勇退,转亲丘壑。《溪居》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于寓所,感于生活与经历所作
赏析
首句“门径俯清溪”,是写别墅的大环境:门前有路径相通,门外有清流一道。这是极为幽雅的去处。有路,则幽人自往来;有溪,则可以濯吾缨。句中一个“俯’’字,充满动态感,表现出居舍与清溪的距离和高下。
第二句“茅檐古木齐”,是写别墅的小环境;茅屋为舍。古树参天。这是极为简朴高洁的去处。茅屋,则绝无世俗的铜臭;古木,则可渗透人世的沧桑。句中一个“齐”字,极写茅檐处境之高雅幽静。
第三句“红尘飘不到”,实中带虚,既写出了别墅远绝尘嚣的妙境,也隐含着诗人飘然出世的逸情。作者从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中脱身出来,休憩在这绝尘脱俗的所在,感到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轻松与解脱。生理上,耳目所及,皆山光水色,涛声松韵;心理上,不必再思考进退得失,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枪。诗人对这种情况,充满了自慰与自豪。
末句“时有水禽啼”是写实。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众生自在,人鸟同乐,不时传来水禽安然的啼声。只写其“啼”,未状其貌,大约是远在门外溪中之故。而“时有”二字。说明啼声不断,此起彼落,使得这幽僻的所在不致凄冷,而是充满生气。
这首诗用欣赏的口吻描绘自己乡间别墅的幽雅环境。诗写得清淡脱俗,格调超逸高古,不事雕琢而神韵自佳。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以为天然妙句。裴度“时有水禽啼”之句,似亦尽得其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溪边隐居生活,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勾勒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像一幅简笔画:门前小路斜斜地伸向清澈的小溪,茅草屋的屋檐与古老的树木几乎齐平。这两个画面一低一高,通过"俯"和"齐"两个动词巧妙连接,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房屋依山傍水的整体布局。
后两句"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转入听觉描写。这里的"红尘"代指世俗的纷扰,诗人用拟人手法说尘世喧嚣"飘不到"这里,反而能时常听到水鸟的啼鸣。这种以动衬静的写法,让幽静的环境更显鲜活。水禽的啼叫不是吵闹,反而成为大自然最动人的背景音。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浑然天成的闲适感。诗人没有刻意强调隐居的清高,只是平静地记录着:清溪自流,古木自长,鸟儿自在啼鸣,一切都在诉说远离世俗后的心灵自由。这种平淡中见真趣的写法,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