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危定之芳洲吟卷

篝灯细读芳洲卷,清似江南雪外枝。
吟到蛾灯最奇崛,猩毛笔后有君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深夜点灯细读朋友诗卷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欣赏之情。

前两句"篝灯细读芳洲卷,清似江南雪外枝"是说:在灯下认真阅读芳洲的诗集,感觉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就像江南雪地里傲然挺立的梅枝。这里用雪中梅枝的意象,既点明了季节,又突出了诗歌清雅的气质。

后两句"吟到蛾灯最奇崛,猩毛笔后有君诗"意思是:读到精彩处,连灯下的飞蛾都显得格外特别。诗人感叹友人用猩红毛笔写下的诗作,字里行间都透着他的才情。"蛾灯"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深夜苦读的画面,"猩毛笔"则暗示了友人作诗时的激情与才华。

整首诗通过深夜读诗这个生活片段,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雅趣。没有直接夸赞,而是用"雪外枝""蛾灯"等意象,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诗作清新脱俗、独具匠心的赞美。这种通过具体场景和意象来表达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