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德潜路过巩县时,想寻找杜甫墓却未能找到,有感而发写下的。全诗通过缅怀杜甫的一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首联"稷契平生志,空怜老大身"是说杜甫一生怀着像古代贤臣稷和契那样的远大抱负,可惜到老都没能实现。这里用"空怜"二字,流露出深深的惋惜。
颔联"艰危思弟妹,丧乱感君臣"写杜甫在战乱中思念亲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安史之乱时,杜甫与弟妹离散,又目睹国家危亡,诗中常流露出这种家国之痛。
颈联"雨泣空山夜,风惊故国春"用凄凉的景物描写,营造出悲怆的氛围。夜雨仿佛在为杜甫哭泣,春风也似乎在为故国惊心,暗示杜甫墓所在的凄凉景象。
尾联"耒阳诬醉饱,唐史尔何人"为杜甫鸣不平。传说杜甫在耒阳因醉酒饱食而死,但诗人认为这是对杜甫的污蔑,质问《唐史》的记载者:你们算什么人物,竟敢这样诋毁杜甫?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既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又为他的遭遇鸣不平。最后两句尤其有力,表达了后世文人对杜甫的敬重和维护。通过寻找杜甫墓不得的经历,诗人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