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毅夫总领淮西
莫沽金陵酒,莫折金城柳。
但观二十四桥月,夜夜凄凉照淮口。
孤墉不下兵转饥,河水浅狭红贼窥。
就今秋高不饮马,安得会有休兵时。
赤云烧空秋岸阔,雨少潮低运沟涸。
莫从局外鉴全胜,紧向棋心寻活著。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喜言边敌归故巢,且省沿边转般苦。
边民之苦自古然,其媪荷锄翁戍边。
老翁无力助王国,但原主圣群公贤。
上卿奉使亦奇事,肯为边氓劳抚字。
酒酣拂剑歌皇华,柂楼红湿汀蓼花。
但观二十四桥月,夜夜凄凉照淮口。
孤墉不下兵转饥,河水浅狭红贼窥。
就今秋高不饮马,安得会有休兵时。
赤云烧空秋岸阔,雨少潮低运沟涸。
莫从局外鉴全胜,紧向棋心寻活著。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喜言边敌归故巢,且省沿边转般苦。
边民之苦自古然,其媪荷锄翁戍边。
老翁无力助王国,但原主圣群公贤。
上卿奉使亦奇事,肯为边氓劳抚字。
酒酣拂剑歌皇华,柂楼红湿汀蓼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淮西边境的民生疾苦和战争阴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官员的期望。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战乱年代的民生画卷。
开篇用"莫沽金陵酒,莫折金城柳"的劝诫语气,暗示战事紧张,不宜享乐。随后通过二十四桥月光凄凉、孤城缺粮、河水变浅等意象,展现边境萧条景象。"红贼窥"三字点明敌军虎视眈眈的危机。
诗中特别关注底层百姓的苦难:老翁戍边、老妇种地,全家都为战争付出代价。但作者没有停留在抱怨,而是提出"棋心寻活著"的务实建议,希望当权者能灵活应对局势。
最后部分笔锋一转,描写家中孩子欢庆敌军撤退的场景,这种朴素的喜悦更反衬出和平的珍贵。结尾寄语官员要体恤民情,在柂楼红蓼的美景中,暗含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全诗最动人的是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没有华丽辞藻,只用"老翁无力助王国"这样平实的句子,就道尽乱世中小人物的无奈。作者把战争苦难与家庭温情并置,让读者在沉重中看到希望,这种真实感人的笔触正是其魅力所在。
吴泳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