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病中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
首联"习懒仍兼病,岩扉日日关"直白地交代了现状:诗人习惯了懒散生活又加上生病,山居的石门天天关着。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让读者立刻感受到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颔联"心神犹紫禁,嗅味奈青山"用对比手法很有意思。虽然身体被困(紫禁城象征束缚),但心灵仍能感受青山的自然气息。这种矛盾心理生动展现了病中隐士的无奈与自我调节。
颈联"世意同云薄,松阴伴鹤閒"把人情比作浮云般淡薄,而松树下的鹤影却带来闲适。通过"云薄"与"鹤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看透世态炎凉后,在自然中寻找慰藉的心态。
尾联"楼头孤嶂近,时得尽危攀"最见风骨。虽然病弱,诗人仍不时攀登险峰。这个"危攀"的意象,既写实又象征,展现了不甘沉沦、追求精神高度的倔强。
全诗妙在把病中困顿写得毫不消沉,反而透着一股超脱的闲适和不服输的劲头。石门、青山、松鹤、孤峰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清高自守的隐士形象。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养病这种苦事,写出了品茶般的悠然韵味。
许相卿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