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归途

展墓归经洗马池,佛庐山店与田畦。
人行镜里清光杳,秋在篱边秀色低。
一一空回入市担,声声报晚上墙鸡。
安能更得身强健,出郭缘源数杖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扫墓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和淡淡的忧伤。

前四句是风景画:诗人扫墓回来路过洗马池,经过佛庐山下的村店和农田。水面像镜子般清澈,倒映着行人身影,秋意挂在低垂的篱笆上。这里用"清光杳"形容水面反光的朦胧感,"秀色低"把秋天拟人化,仿佛弯着腰从篱笆探出头来。

后四句转向生活场景:农夫们挑着空担子回集市,墙头的公鸡此起彼伏地报晓。最后诗人感叹:要是身体硬朗些,就能拄着拐杖出城寻访更多山水了。这里"入市担"和"上墙鸡"的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听见扁担吱呀声和鸡鸣声。

全诗妙在两种对比:一是动静结合,静谧的山水与热闹的市井声形成反差;二是明暗交织,前半段清亮的秋光与后半段暮色中的归途相映成趣。诗人通过"要是身体好"这个小心愿,悄悄流露了对自由行走的向往,让平凡的归途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