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禹陵

厥身历河岳,茫茫画九州。
厥魂共花鸟,冥冥归一丘。
至人何间然,大哉万古猷。
造物以孩视,岁星无停留。
去者为尘土,转眄悲昔游。
来者踵相接,何啻万蜉蝣。
云山绾千髻,遥供宛转愁。
年年越中女,双桨打春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这首诗题为《游禹陵》,主要是描述了诗人游历禹陵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厥身历河岳”,可以理解为诗人亲身经历了山河的游历。河岳在此代表了广大的山河,显示了诗人游历的广泛和深远。

“茫茫画九州”,诗人看到广袤的国土被如画般展现在眼前,展现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厥魂共花鸟,冥冥归一丘”,这里的“厥魂”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精神,诗人把自己与自然界的花鸟融为一体,感受到自然与生命的神秘合一。冥冥归一丘,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至人何间然,大哉万古猷”,至人指的是有高尚品德的人,他们不受世俗的干扰,有着伟大的智慧和品格。万古猷指的是他们的品德像万古长流一样永恒不变。这是对至人的赞美和对他们智慧的钦佩。

“造物以孩视”,意为对待世间万物如同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这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

“岁星无停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像岁月星移一样不停歇。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接下来的句子,“去者为尘土,转眄悲昔游”描述了过去的经历已经化为尘土,诗人转眼感到悲伤。这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来者踵相接,何啻万蜉蝣”,描绘了新来的人们接连不断,如同万只蜉蝣一样繁多。表达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和对未来的期待。

“云山绾千髻,遥供宛转愁”,描绘了云山如千髻般曲折宛转,诗人遥望之间感到一种愁绪。这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年年越中女,双桨打春流”,描绘了越中的女子每年划着双桨在春天里游玩。这既是诗人为诗歌画上了一个美好的画面,也是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游历禹陵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时间和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慨。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