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武夷山神话场景,用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出神秘浪漫的意境。
前两句"红缰白马武夷君,羽节来时鹤一群"像电影开场:武夷山神(武夷君)骑着红缰绳的白马降临,随行的仪仗队举着羽毛装饰的旌旗,还有成群仙鹤相伴。这里用"红缰""白马""羽节""鹤群"这些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意象,营造出神仙出场的华丽排场。
后两句"宴罢虚皇环佩响,手攀霜树寄彤云"更妙:神仙宴会结束后,只听见玉佩叮当作响的余韵,而武夷君伸手攀附挂满白霜的树木,仿佛要把绚丽的红云留在人间。这里"环佩响"是声音的余韵,"霜树"与"彤云"形成冷暖色彩的碰撞,让神仙离去后的场景依然充满诗意。
全诗就像一幅动态的仙界画卷,通过"红缰白马""羽节鹤群""环佩声响""霜树彤云"这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把虚无缥缈的神仙传说变得栩栩如生。最精彩的是结尾处神仙与凡间的互动——那"手攀霜树"的细节,让仙界与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