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复雅二首 其二

隔月日前犹得书,说贫说病两劬媮。
祗言未晚休文瘦,不料竟成长吉殂。
空有泪花愁宿草,可无哀些折生刍。
平生交旧铭幽笔,今代萧台有大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彭复雅的深情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生死相隔的悲痛与怀念。

开头两句写作者一个月前还收到好友的来信,信中好友一直在诉说自己生活的困苦和病痛的折磨。"劬媮"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好友在信中强撑精神的疲惫状态,让人感受到他生前的不易。

第三四句用了两个典故:南朝文人沈约(休文)病中消瘦,唐代诗人李贺(长吉)英年早逝。作者原以为好友只是像沈约一样病弱,没想到竟像李贺那样突然离世。这种心理落差强化了震惊与悲痛。

五六句转向悼念场景:"泪花愁宿草"写作者对着坟墓落泪,"哀些折生刍"是用折断青草来祭奠的古老习俗。这两句用具体的动作细节,把抽象的哀思表现得真切可感。

最后两句特别温暖:作者欣慰地想到,为好友撰写墓志铭的是当代文豪苏轼(大苏)。这不仅是对好友身后名的安慰,也暗示他们的友谊得到了最体面的纪念。用"萧台"(指苏轼)这个典故,既显尊重又透着亲切。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跟逝者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从收到最后一封信的回忆,到得知死讯的错愕,再到墓前祭奠的场景,最后以墓志铭作结,情感脉络清晰自然。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朋友间"说贫说病"的坦诚,以及生死相隔后"空有泪花"的无奈,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真挚友情的珍贵。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