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妃画真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在怀念一位名叫梅妃的古代美女。诗中,作者回忆起梅妃在皇宫中的美丽和天真。

首先,“忆昔娇妃在紫宸”,这里的“紫宸”指的是皇宫,作者在回忆梅妃曾经居住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着,“铅华不御得天真”,这里的“铅华”是指古代女子用来化妆的粉黛,而“不御”意味着梅妃不施粉黛,保持着她的天然美。这句话赞扬了梅妃的天然美貌,不受世俗妆容的束缚。

然后,“霜绡虽似当时态”,这里的“霜绡”是一种白色丝绸,用来比喻梅妃的服饰。这句话说明即使现在的画中梅妃的服饰还保持着那时的风格,但已经无法再现她当年的风采。

最后,“争奈娇波不顾人”,这里的“娇波”指的是梅妃的眼神,意味着她的目光如同水波般迷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梅妃的无限怀念,感叹她的美丽和魅力已经无法再被人所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妃的怀念,表达了对她天然美貌和独特气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