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七

男儿生能立功死,不朽济时谁是经纶手。将军何日诛贼奴,肘系金章大如斗。

儒生致身苦不早,勋业蹭蹬空白首。呜呼七歌兮歌七阕,天若有情亦呜咽。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热血男儿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第一句"男儿生能立功死"直接点明主题:真正的男子汉活着就要建功立业,哪怕战死也要名垂青史。但紧接着"济时谁是经纶手"就发出疑问:当今乱世,谁能真正担当起救国重任呢?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将军和儒生的不同境遇,道出诗人的无奈。"将军"一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将军的显赫地位(金印章大如斗),反衬出"儒生"(读书人)的困境:想要报国却为时已晚,头发都白了还一事无成。

最后两句用"呜咽"的意象收尾,把个人情感升华到天地共鸣的高度。连上天如果看到这种壮志难酬的场面,也会为之哭泣。这种夸张手法强化了全诗的悲壮感。

全诗语言直白有力,通过将军与儒生的对比、个人与天地的呼应,把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写的是古代文人的遭遇,但那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无奈,现代人读来依然能产生强烈共鸣。

黎伯元

黎伯元,字景初,号渔唱。东莞人。元朝末年由岁贡历官连山教谕及德庆、惠阳教授,所至学者尊之,文风以振。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九作黎伯原,附于其子黎光传中。著有《渔唱稿》,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