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端午夜坐

欲睡欲醒睡又醒,天风吹鼓两三声。
碧桃红杏何时沃,紫水黄云想处清。
病卧祇看岐伯论,侨居何减杜公情。
谁家吹笛仍撩我,五月梅花落满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京都端午夜难以入眠的闲适与愁思,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实。

前两句写失眠状态:想睡又醒,反反复复,这时天边传来隐约的鼓声。这里的"天风"形容声音缥缈,像是从天上飘下来的,很符合半梦半醒时听到声音的感觉。

中间四句写思绪飘飞:看到院里的桃树杏树,想着什么时候能给它们浇水;望着远处紫色的河水、黄色的云彩,心境变得清净。生病卧床时翻看医书,虽然客居他乡,但这份愁绪不比当年杜甫的思乡之情少。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片段,既有对身边小事的关注,也有对古人情感的共鸣。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不知谁家传来的笛声撩动心弦,让人错觉五月的京都仿佛飘满梅花。这里用"五月梅花"的错觉,既点明端午时节(五月),又用反季节的梅花意象营造出梦幻感,暗示笛声让人产生时空错乱的美妙感受。

全诗通过失眠夜的所见所闻所思,把日常生活场景写得富有诗意,既有闲适情趣,又暗含淡淡乡愁,最后以笛声梅花的奇幻意象收尾,给人余韵悠长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