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周平洲花粢雪饼之贶

染鹦鹉粒作春华,霜粉熬成亦当家。崖下老翁今□□,誇张盘饤对梅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展现了古人对平凡食物的诗意赞美。

前两句写食物的制作过程:把普通的米粒染得像鹦鹉羽毛一样鲜艳("染鹦鹉粒"),将霜白的米粉熬制成饼("霜粉熬成"),说明即使是家常食物也能做得精致美好。"亦当家"三字点出这些食物虽然普通,但同样能撑起门面,体现主人待客的用心。

后两句转到人物场景:一位住在山崖下的老翁(可能指诗人自己)收到朋友周平洲赠送的花粢雪饼后,特意把这些精致的点心摆在盘中,对着盛开的梅花细细欣赏。空缺的两个字可能是"欣喜"或"含笑"之类的词,表现出老翁收到礼物后的愉悦心情。

全诗妙在将普通的馈赠行为写得风雅有趣:染色的米粒、雪白的米饼与红梅相映成趣,食物成了艺术品,简单的馈赠变成了充满诗意的雅事。通过"誇张盘饤"(精心摆盘)这个细节,我们看到古人连吃点心都要追求美感和仪式感,展现了传统文人的生活美学。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