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园种菜呈丹徒公

宫园芜不治,百草各自长。
公来一散步,惜此数亩荒。
乃招双畦丁,令栖亭之旁。
一月酬千钱,直与功相当。
手把鸦觜锄,瘦地看翻将。
中如易爻画,外若棋枰方。
桔槔取次成,打水池中央。
老圃知菜性,下种先分行。
旦夕勤芟除,不为异类伤。
土松水又甘,杂然出青黄。
种之不数日,小把分筠筐。
登盘颇香滑,把箸恣意尝。
顿今东南客,不想笋蕨乡。
菜根有妙理,此味期勿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在自家荒废的园子里种菜的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生智慧。

开头说园子荒废长满杂草,这位"丹徒公"(可能是作者的上司或朋友)散步时觉得可惜,就雇了两个园丁来打理。这里用"鸦觜锄"(像乌鸦嘴的锄头)和"瘦地"(贫瘠的土地)这些具体描写,让画面很生动。

中间详细描写种菜过程:土地被修整得像易经卦象一样整齐,水井建在池子中央,老菜农懂得按行播种,早晚除草保护菜苗。这些细节说明种菜是门技术活,需要用心经营。

后来蔬菜长势喜人,很快就能采摘。用"青黄"形容菜色,"小把分筠筐"(用竹筐装菜)的描写很有画面感。吃到嘴里"香滑"可口,甚至让南方来的客人都不想家乡的竹笋野菜了。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看似普通的菜根(暗指清贫生活)蕴含着人生道理,希望不要忘记这种朴实的味道。这其实是在说,简单劳动中藏着快乐,朴素生活里才有真谛。

全诗把种菜这件小事写得妙趣横生,通过翻土、播种、收获的完整过程,传递出"平凡生活见真章"的智慧。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种菜治愈人生",古人早就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满足感。

0